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

時間: 2019-10-20    閱讀: 511 次    來源:轉(zhuǎn)載
作者:糖糖

 最近有句流傳很廣的歌詞是:“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。”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寫下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,然后轉(zhuǎn)身去尋找那片遠方的田野。其實守望它還有一種理想可行的方式就是讀書,如果說旅行是從外在世界尋找自我,那么讀書便是從內(nèi)心深處發(fā)現(xiàn)自我。

如今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背著太多的重擔,而玩游戲、聊天、網(wǎng)購、看泡沫劇成了主要的緩解途徑,這無可厚非,但黑夜的手機屏幕卻總照見我們愈發(fā)蒼白的面孔、焦躁空虛的內(nèi)心。它不是幾段心靈雞湯就可以治愈的,它需要更有力的思想體系和精神撫慰,這或許是我們今天仍舊閱讀的另一層意義。

從前,一個能擁有成百上千本書的人,一定是位大家。而今,他只需要一個閱讀軟件,讀書比任何時候都變得更為便利了,但書本身的門檻變得越發(fā)低,意味著你要越過排行榜前列的一大堆言情、穿越、玄幻……選擇出那些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書,那些有所受益的書,那些值得反復閱讀的書。畢竟讀書無關數(shù)量,關乎深度,在于自我思想的形成和完善,而紙質(zhì)書自帶的香氣、質(zhì)感和溫度會蔓延到你,讓你更容易接近人類思想的精華。過去一本幾分錢、泛黃了的厚書,它的價值絕不是點擊率、暢銷與否能衡量的,它的分量就沉淀出一種風骨和情懷。

我不知道書里有沒有顏如玉,但書里是有黃金屋的,雖無法估量金子數(shù)目,卻被其光芒所閃耀。他們以哲學、文學、藝術、自然科學等等多種形式,比我們更早的去觀察、思考和記錄關于這個世界和人。當你讀到老子說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”;讀到叔本華說:“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,在意別人如何看待你”;讀到張愛玲說:“愛一個人,會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,低到塵埃里,在塵埃里開出花來”;讀到朱光潛說:“志氣太大,理想過多,事實迎不上頭來,結果自然是失望煩悶;志氣太小,因循茍且,麻木消沉,結果就必至于墮落”……這些關于人生處世、關于人性、關于愛情、關于夢想的語句依然具有永恒魅力。時代巨變,但人性的進化是很慢很慢的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你都不是最特殊的一個,你的快樂或悲傷,從來也不唯一。你會學著打開內(nèi)心的光明,學著獨立思考,學著變得堅強、包容和謙卑。你會開闊眼界,提升心智,獲得對人和當下世界的更多認知。

所以請翻開一本書,“靜靜地坐著吧,我的心,不要揚起你的塵土。讓世界自己尋路向你走來”。

展開剩余(
短文學微信號:mw748219,鼠標移到這里,一鍵關注。
我要投稿

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就點個贊

已有 人點贊

散文投稿 - 詩歌投稿(短文學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網(wǎng)友點評 登錄后發(fā)表評論,別人可從你的頭像進入你的空間,讓更多網(wǎng)友認識您!
查看所有評論
猜你喜歡

深度閱讀

?在線投稿
?在線分享 ?返回頂部